时间:2023-06-02 00:44:43 | 浏览:24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黄葆青
最近几年,电视和网络上经常会有热播的古装剧。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,剧中也不乏有各种勾人馋虫的吃饭镜头。有的剧组会认真考证古人吃饭的细节,有的剧组却不求甚解,拍出让人贻笑大方的剧情。
那么,古人到底是怎么吃饭的呢?最近,毕业于慕尼黑大学汉学系的女博士龙丘雪出版了《古人吃饭那些事儿》一书,让你穿越千年,一窥古人的餐桌。
《古人吃饭那些事儿》是一部深入解读古人饮食生活的图书,既涨知识,也非常有趣。生动地介绍了中国“吃文化”的发展、历史渊源、独有风味的名吃等,折射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、各个地域的社会生活形态与时代风貌。
这本书读完以后你会了解古人的饮食生活居然是这样的,古人最初一天只吃两顿饭,古代也流行“下午茶”,唐代的异域美食有哪些,古人的宴会有多讲究……满足读者对古人饮食生活的全部好奇。
两千多年前,我国一位思想家说过:“食色,性也。”揭露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两点。之后若干年,又有另一位思想家家说过:“王者以民为天,民以食为天。”的确,相较于“色”来说,“食”不但直接关系着个人生存,而且是国家、民族存亡的关键。人类在万千年饮食实践的过程中,又探索发展出了丰富多彩、五彩缤纷的饮食文化。
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,又有着地大物博的版图;不少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栖居过,也都留下了自己的饮食文化;加上我们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,不少外来的饮食文化,也被我们吸纳进了自己的体系中。这样一来,我们这承载五千年积淀的饮食文化,就显得尤为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。
时至今日,我们足不出户,就可以轻易品尝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各种珍馐美味。在茶余饭后,我们也不禁容易遐思,在另一个时空里,我们的先辈们又吃着什么呢?尽管我们不能穿越,不能沉浸式体验他们的饮食;但古人也把他们的饮食文化,用笔墨记录在了丹青卷册里,加上一百年来的考古发现,也就让我们能够更近距离走近古人的饮食生活。
龙丘雪的《古人吃饭那些事儿》,就是书写古人饮食文化的一部随笔集,也可以视为一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史。作者是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博士,系专业科班出身。而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普及著作,虽无学术著作之晦涩,却有着学术著作之严谨。此外,作者还善于结合历史故事来讲解饮食文化,这就让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有趣。
在本书《钟鸣鼎食:先秦时代》一章,作者讲了一个故事。根据《左传》记载,春秋时期,楚国人献鼋给郑国国君郑灵公,郑国的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归生正好要进见。宋的食指忽然动了起来,他就把食指给归生看,说:“以前我的食指这样动,一定有异常的美味呢!”等到两人入宫,果然见到厨子准备杀鼋。两人对视一眼,相视而笑。鼋是一种类似鳖(甲鱼),体型较大的动物。
等见到郑灵公,灵公问:“你们为什么发笑呢?”公子宋没说,公子归生如实回答了。灵公这个人,有点喜欢恶作剧。他寻思着,你公子宋不是吹嘘自己预言精准吗?那寡人就偏不让你吃,看你这回还准不准?等到分餐食鼋的时候,灵公果然不赐给宋。这下宋生气了,把自己的食指放在鼎里稍微沾了一下,拿出来舔舔就夺门而出了。灵公很生气,你小子要造反不成,就想杀了宋;没想到宋真不是善茬,先下手为强,拉上归生一起把灵公给杀了。
从这个“一块鼋肉引发的血案”故事入手,我们也可以读到不少信息。
第一,我们熟悉的“食指大动”“染指于鼎”这两个成语,其实就是来自这个故事;第二,春秋时期,鼋鳖之类在中原还是比较稀有的动物,郑国国君还要通过楚国赠予才能吃到,一般贵族甚至没有机会吃到;第三,当时贵族已经采用了分餐制,公子宋的餐具中没有分到鼋。第四,青铜鼎是当时的一种炊器,类似现在的锅子,又被赋予了权力的象征,所以国君不允许任何人染指。公子宋因为没有使用食器“匕”,所以手指只能沾沾,以免太烫。
在本书《南北融合:魏晋时代》一章,作者又讲了几个小故事。根据《世说新语》记载,西晋时期,吴人陆机到外戚王济府上拜访,王济拿出羊酪来招待他,在席间还得意洋洋地问道:“你们东吴有什么食物,可以匹敌它的呢?”陆机反唇相讥道:“有千里湖的莼菜羹,味道鲜美,不需要盐豉作为调味品呢!”西晋灭吴后,吴人成了亡国遗民。所以王济的询问,多少带有点挑衅的味道。陆机回答的莼羹,看似与羊酪并无可比性,但体现的正是南北饮食巨大差异。
《世说新语》还说了一个吴人张翰。张翰与陆机都是吴国遗民,到西晋为官。不过,张翰比陆机聪明,他提前预感到天下大乱。趁着有次秋风吹起的时候,他说自己想念故乡的菰菜(茭白) 、莼羹和鲈鱼,于是决定辞官而去,回归故里。后来陆机死于八王之乱,而张翰在家乡颐养天年,也留下了“莼鲈之思”这个典故。江南地区因为水网密布,饭稻羹鱼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饮食传统。这道鲜美的莼菜鲈鱼汤,至今仍然是江浙沪一道名菜。
《世说新语》还说东晋衣冠南渡后,太尉陆玩去拜见丞相王导。王导也请他吃奶酪。陆玩大约乳糖不耐,回家之后就病了。第二天,陆玩还写信给王导说:“昨天吃了点奶酪,但一夜都精神不振。我虽然是个吴人,差点成了北方的鬼呢!”这个陆玩,其实就是陆机的堂兄弟,王导虽然不是王济的族人,但也都是北方大族,较早接触到来自北方草原的饮食,东晋时又把这种饮食带到了南方。所以今天吃奶酪、喝牛奶,其实也有我们自己的历史传统。
除了结合历史故事讲述之外,作者的文笔也非常优美,可谓写得色香味俱全。在《风雅世俗·宋元时代》一章中,正好有一篇就叫《色香味俱全》。对于最爱吃羊肉的我,真的是流着口水读完这篇的。
作者根据《东京梦华录》《梦粱录》等笔记小说的记录,指出宋代羊肉制品就有排炽羊、入炉羊、羊荷包、炊羊、点羊头、煎羊白肠、羊杂碎、羊舌签、羊头元鱼、羊蹄笋、批切羊头、蒸软羊、鼎煮羊、羊四软、闹厅羊、羊醋美血等数十种,烹饪方式又有炸、熘、爆、炖、煮、烤、煨、蒸、点、煎、蜜等数十种。
荤菜可以切割成块、片、条、丝、丁、粒、末,还能雕花;调料有茴香、葱、姜、蒜、酱、油、醋、酒等,可以制作酒蒸羊、杏仁清炖羊肉等。
总之,作者作为精于烹饪的女史,笔下的文字可以说深入浅出,知行合一,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入门的绝佳之作。
稿件来源:林屋公子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黄葆青最近几年,电视和网络上经常会有热播的古装剧。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,剧中也不乏有各种勾人馋虫的吃饭镜头。有的剧组会认真考证古人吃饭的细节,有的剧组却不求甚解,拍出让人贻笑大方的剧情。那么,古人到底是怎么吃饭的呢?最
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,用餐时间介乎午餐和晚餐之间,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,绵延至今,渐渐变成现代人休闲习惯。由于下午茶并不是每天的正餐,所以不是每天都会有下午茶。近代的下午茶发展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,一边吃着西式糕点一边喝茶。
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很多人对美食的追求也越高。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,各种各样的高端“下午茶”也成了大家孜孜不倦的追求。而现在“下午茶”已经不仅仅指茶点了,花样更是层出不穷。其实,无论在中国的大江南北,“下午茶”的攀比一直存在。下午茶首
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荷兰的贵妇竟然用碟子喝茶;手指饼干最早竟是为葬礼准备的;去港式茶餐厅喝茶,你能否看得懂菜单里的“茶走”;科学还是迷信?女朋友竟然用茶叶占卜;法国女人竟然说她不懂怎么喝“法式下午茶”;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士们为了不被打湿胡子,发
下午茶并不仅仅是喝茶,它只是下午加餐的一个代名词,包括茶饮、牛奶及奶制品、咖啡、巧克力、小点心、坚果、水果等。由于午餐和晚餐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,下午的工作也进行了2小时左右,到下午15点~17点时候容易出现疲劳和饥饿感,所以,此时最好能补充
下午三点钟,茶语网的伙伴们准时出现在茶水间,悠然喝起了下午茶。据说,观察一个公司的发展情况,最高效的办法可能是,看看他们的下午茶。经济好的时候,公司的茶水间一般是“洗茶”“星八课”“耐雪”,经济不好的时候,一片空荡。不过,怎么感觉这下午茶的
一顿下午茶还能喝出交响乐的味道?上海音乐厅的答案是:可以有。9月23日,凯迪拉克·上海音乐厅宣布,即日起推出限量预约制“海上蓝”下午茶活动。上海音乐厅携手合作伙伴——上海浦东香格里拉,以音乐厅“海上蓝”穹顶建筑元素和音乐主题为设计灵感,创作
华夫饼方格子里的青春华夫饼上的格子图案自带与生俱来的学院风,仿佛披上格子就能拥有不老的青春。把发酵好的金黄饼胚放在一凹一凸的格子模具上,火烤间发出滋滋啦啦的响声,再打开就是上了色的有迷人格子纹理的华夫饼了。焦脆的质感,让人看一眼便不能自拔。
最近,与“五一”假期的火车票同样难抢的,还有银座仁志川中国首店的吐司——售价98元一条的生吐司需要排长队购买,甚至一度被黄牛加价到300元。开在商圈的贵价烘焙甜品、咖啡在上海一直不缺少打卡的年轻人。这背后除了尝鲜,还承载了白领们的哪些社交需
莺飞草长,春暖花开,春日午后,你最想念的是什么?是酥软的春风,轻柔的花香,还是那份春日甜蜜的下午茶……在这个春天,在这座近百年的欧式建筑里,暂时卸下忙碌与紧张,邂逅这份生活中的小甜蜜,享受一场独特的舌尖音乐之旅。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,以下午茶
走进重庆,想起了一段往事,70年前那段令人感慨良多的往事,故宫文物“南迁”。1933年2月,19816箱的文物在日军侵入平津的紧要关头分批南迁。1937年,受上海“8·13”事变的影响,已暂存南京的南迁文物又紧急分三路向西转移,一路历经艰难
英剧《唐顿庄园》中,无处不在的精致下午茶场景,毫无保留地展示着英国贵族最优雅的生活方式。来英国,品尝一次正宗的下午茶,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体验。 这看上去无比丰盛的下午茶却起源于一个“饿”字。19世纪中叶(约1840年)维多利亚时代,当时的贵
牛奶新吃法,操作非常简单,短短10分钟就能做好。大人小孩都适合,口感软软糯糯的,特别是小孩子应该都会喜欢!By 禾风厨房用料蛋黄 2个白糖 35克玉米淀粉 50克牛奶 500克芝士片 1片做法步骤1、准备好食材。2、将所有材料放到奶锅里。3
大多数外国人去英国都会尝试英式下午茶,近些年来我们国内也流行起这种消遣方式了。英国下午茶可以追溯到1840年代,一开始只是一位公爵夫人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了一餐来填肚子,后来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。接着维多利亚女王的推广,直接把休闲的下午茶变成了
多日阴雨,终于迎来秋天的暖阳。秋高气爽,沐浴在暖融融的阳光下,栗子的醇厚、石榴的清甜、桂花的清香、红参的回甘……现在,就让这些秋季风物都集合到一次甜蜜、温暖的下午茶里来吧。*晓本烘焙秋风萧瑟时,风里裹着一丝丝糖炒栗子香,这个秋天才是“对味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