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6-01 22:54:42 | 浏览:4
作者:谢冕
喝下午茶是西方人的习惯,下午茶的主角是咖啡或红茶,配上若干小点心、奶酪等。旧时国内不太流行。正宗的下午茶应该追溯到英伦,而盛行于剑桥、牛津一带高端人士聚集的场所。这一风习在中国的传播,应归功于那些最早受到西方影响的知识界和商界。我所知有限,在国内,大抵还是在我所熟悉的学界以及大学校园周遭,当然,也有上海外滩、杭州西湖周边等时尚之地。彼地楼舍林立,楼间夹缝时见精致的小馆,咖啡的香气四溢。我想,那可能是国人喝下午茶的理想场所了,也都是取法欧陆的时尚风景。
国内学界最负盛名的下午茶,应该是传闻中、并引起谈资的“太太的客厅”里的下午茶了。当年北京城内北总布胡同24号(旧门牌3号)院,曾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寓所。那里经常举行的午后聚会,被认为是国内有名的下午茶——此即著名的“太太的客厅”的雅聚。据说,冰心的小说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就是以此为蓝本。传闻如此,未卜真伪。
“太太的客厅”是梁、林府上的一间普通的客厅,中心人物是客厅的主人林徽因。这就是受到关注的北京知名文人学者喝下午茶的地方。有趣的是,出席这个聚会的常客极少女士,几乎都是男士。据回忆,在此喝下午茶的,除了梁思成和老金(金岳霖先生)之外,经常出现的有陈岱孙、张奚若、钱端升、胡适、李济、朱光潜、陶孟和、沈从文,是否还有梁实秋,不得而知。萧乾作为当年的文艺青年,也曾受到林徽因的邀请,是沈从文带去的。
民国女作家中,林徽因是朋友最多的,这些杰出的男性,都是来自学术界和艺术界的精英,学者、教授以及创作界的小说家、散文家和诗人,他们都是林徽因的朋友,也可能都是她的爱慕者。林家客厅的常客,记录中少有徐志摩,也许他那时长住上海,来此喝下午茶不是“常务”。这些人,下了课,公余,或是假日,受邀或自行前来,喝茶,品咖啡,谈时事,谈学术,也谈创作,读诗。因为都是熟人、朋友,没有客套,无拘无束,谈天说地,海阔天空,是一种朋友间自由、轻松的茶叙,而与正式的场合有别。
这些人后来因战争陆续去了昆明或者桂林,这种朋友间的聚会是否被带到了西南联大?战时,大后方住房简陋,人们心情郁结,加上物资匮乏,雅集也可能因而式微。战后复员回到内地,时局接着动荡,政治氛围酷严,闲情难继,也在情理之中。后来,风向变了,国门开放,社情逐显平和宽松,人心于是怀旧思静,生活秩序渐归常态,旧日风习得以缓缓恢复。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,是我有幸亲历清华园郑敏先生府上的“九叶”同仁的聚会。那时,除了穆旦,其余的“叶子”来得很齐——郑敏是主人,袁可嘉、辛笛、曹辛之、杜运燮、唐祈、唐湜、陈敬容,都到了。这种聚会,我猜想是近于“下午茶”的。彼时嘉友从南北各方来聚,郑先生亲自准备咖啡和茶,以及水果、甜点、冷盘。众人散坐四围,谈笑闲说,或吟或诵。童诗白先生则自后厅弹奏钢琴助兴,至乐,忘情。
就我个人而言,不是不知其乐,也是囿于条件、时间、心情等,多半只是在记忆或幻想中“神游”,而少能“复制”这场景。今年年初,一个意外,把我送进了医院。手术,治疗,调理,康复。护士和护工陪伴我度过艰难的日夜。伤势逐渐见好后,医生、护士的心情也轻松了,她们把喜悦带到了病房。为了便于康复,她们让我补充营养,劝食,“谢老师的下午茶”是她们为我“量身定做”的一个节目。午间休息后,她们送来自备的咖啡,配上奶酪、小点心和水果,日日如此。她们的爱心让我感动。“谢老师的下午茶”就这样成了我幸福的记忆。
手术成功,我出院了,我放弃进康复医院,我选择居家养伤。学步,逐步摆脱对助步器的倚赖,争取能够独立如旧地行走。最后的目标,是争取“重上层楼”。因为我行动不便,朋友和学生惦记着、牵挂着我,他们不让我走动,他们沿用了医院里的做法,在我居家康复的“病房”里聚会。奶酪、面包,甚至有我喜爱的榴莲和芒果,还有不可缺的红玫瑰。当然,这下午茶最不能缺的“主角”是咖啡,带着热气的,它们是来自星巴克的拿铁和卡布奇诺!他们带来了外界的讯息,他们告诉我,春天很快就要来临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11月11日15版)
来源: 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,用餐时间介乎午餐和晚餐之间,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,绵延至今,渐渐变成现代人休闲习惯。由于下午茶并不是每天的正餐,所以不是每天都会有下午茶。近代的下午茶发展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,一边吃着西式糕点一边喝茶。
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很多人对美食的追求也越高。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,各种各样的高端“下午茶”也成了大家孜孜不倦的追求。而现在“下午茶”已经不仅仅指茶点了,花样更是层出不穷。其实,无论在中国的大江南北,“下午茶”的攀比一直存在。下午茶首
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荷兰的贵妇竟然用碟子喝茶;手指饼干最早竟是为葬礼准备的;去港式茶餐厅喝茶,你能否看得懂菜单里的“茶走”;科学还是迷信?女朋友竟然用茶叶占卜;法国女人竟然说她不懂怎么喝“法式下午茶”;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士们为了不被打湿胡子,发
下午茶并不仅仅是喝茶,它只是下午加餐的一个代名词,包括茶饮、牛奶及奶制品、咖啡、巧克力、小点心、坚果、水果等。由于午餐和晚餐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,下午的工作也进行了2小时左右,到下午15点~17点时候容易出现疲劳和饥饿感,所以,此时最好能补充
下午三点钟,茶语网的伙伴们准时出现在茶水间,悠然喝起了下午茶。据说,观察一个公司的发展情况,最高效的办法可能是,看看他们的下午茶。经济好的时候,公司的茶水间一般是“洗茶”“星八课”“耐雪”,经济不好的时候,一片空荡。不过,怎么感觉这下午茶的
一顿下午茶还能喝出交响乐的味道?上海音乐厅的答案是:可以有。9月23日,凯迪拉克·上海音乐厅宣布,即日起推出限量预约制“海上蓝”下午茶活动。上海音乐厅携手合作伙伴——上海浦东香格里拉,以音乐厅“海上蓝”穹顶建筑元素和音乐主题为设计灵感,创作
华夫饼方格子里的青春华夫饼上的格子图案自带与生俱来的学院风,仿佛披上格子就能拥有不老的青春。把发酵好的金黄饼胚放在一凹一凸的格子模具上,火烤间发出滋滋啦啦的响声,再打开就是上了色的有迷人格子纹理的华夫饼了。焦脆的质感,让人看一眼便不能自拔。
最近,与“五一”假期的火车票同样难抢的,还有银座仁志川中国首店的吐司——售价98元一条的生吐司需要排长队购买,甚至一度被黄牛加价到300元。开在商圈的贵价烘焙甜品、咖啡在上海一直不缺少打卡的年轻人。这背后除了尝鲜,还承载了白领们的哪些社交需
莺飞草长,春暖花开,春日午后,你最想念的是什么?是酥软的春风,轻柔的花香,还是那份春日甜蜜的下午茶……在这个春天,在这座近百年的欧式建筑里,暂时卸下忙碌与紧张,邂逅这份生活中的小甜蜜,享受一场独特的舌尖音乐之旅。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,以下午茶
走进重庆,想起了一段往事,70年前那段令人感慨良多的往事,故宫文物“南迁”。1933年2月,19816箱的文物在日军侵入平津的紧要关头分批南迁。1937年,受上海“8·13”事变的影响,已暂存南京的南迁文物又紧急分三路向西转移,一路历经艰难
英剧《唐顿庄园》中,无处不在的精致下午茶场景,毫无保留地展示着英国贵族最优雅的生活方式。来英国,品尝一次正宗的下午茶,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体验。 这看上去无比丰盛的下午茶却起源于一个“饿”字。19世纪中叶(约1840年)维多利亚时代,当时的贵
多日阴雨,终于迎来秋天的暖阳。秋高气爽,沐浴在暖融融的阳光下,栗子的醇厚、石榴的清甜、桂花的清香、红参的回甘……现在,就让这些秋季风物都集合到一次甜蜜、温暖的下午茶里来吧。*晓本烘焙秋风萧瑟时,风里裹着一丝丝糖炒栗子香,这个秋天才是“对味”
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及建设“中国特色估值体系”的催化下,年初以来央国企表现持续强劲。从板块内部表现来看,数字经济相关的标的率先上涨,随后基建、“一带一路”、安全等相关标的“次第开花”。那么后续央企重估行情持续性如何?会有细分的主线板块扩散到其
近段时间,受央国企价值重估等利好刺激,中字头个股表现强势,其中一些个股涨势喜人。同时,随着政策催化和年报业绩出炉,市场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。那么,央企价值重估能否成为新一轮牛市的“发令枪”?这对市场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今天(4月4日)下午3
收盘综评A股:今日三大指数午后震荡走高,集体收涨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2.06%,深证成指涨2.03%,创业板指涨1.28%。盘面上,多数板块上涨,电信运营、工程机械、家居用品等板块大涨,板块内中国电信、拓山重工、振华重工、好太太、索菲亚等多股